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作是社会分工中每个劳动者体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角色定位。所谓工作就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将生产资料转换为生活资料以满足人们生存和继续社会发展事业的过程。下面是工作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坚持绿色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 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区——在2024年发展论坛上的演讲,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尊敬的克保书记、永盛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研究,随着各种论坛、调研和活动紧锣密鼓的进行,越来越多的眼光聚焦到了洞庭湖区域发展上,这对地处洞庭湖腹地的XX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整体部署安排,结合XX的发展特点,紧密配合,抢抓机遇,力争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找准位置、有所作为,推动XX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结合XX的一些特点,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谈几点个人的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坚持一个理念,突出两个重点,做活三篇文章。
一、坚持一个理念
根据XX发展特点,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以 创建绿色XX为主题。2008年,XX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建设绿色XX行动 纲要》。通过这几年的探索,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 与现在由省委、省政府推进的,由省发改委牵头研究的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 设的定位是完全吻合的。所以,XX谋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是在全市 上下进一步统一绿色发展和绿色XX这个认识,进一步深化这一发展理念。近 年来,我们主要是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绿色文明四个方面来推 动绿色XX建设。
(一)发展绿色生产。我们围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和高端三产服务业做了一些探索。在绿色农业方面,在区域布局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深化绿色农业发展成果,在产业建设与产品开发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比如XX安化黑茶的异军突起,就是我们推进绿色生产、绿色农业方面的物化载体。近年来,为了推进安化黑茶生产,我们围绕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市场营销、文化品牌等四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在生产基地方面,现在我们改造或新建的黑茶基地全部是有机茶,从原来的无公害走向绿色,由绿色走向有机。对原来黑茶茶园的改造,现在每年要增加5-8万亩,争取经过两年的努力形成30万亩的茶叶基地。茶叶的种苗工程建设,在省委、省政府和省里农口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企业生产加工方面,我们把这几年雨后春笋般
发展起来的100多家黑茶企业进行规范,逐渐提高加工环节的门槛,使企业在进入生产环节的过程中必须把公共检测平台、农业绿色产品认证、质量技术监督 等配套设施跟上来。黑茶的加工,向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实行倾斜。同时,根 据黑茶的产能、市场占有率和黑茶茶叶基地所能提供的原料,对黑茶的加工企 业实行有限制的引进。在市场营销建设方面,我们在XX茶叶市场的基础上进 一步调整规划、扩充面积,规范营销手段,强化市场监管,特别是不断提高市 场建设中电子商务和电子信息化的水平,大家在网上就可以购买黑茶。在品牌 文化方面,9月份,我们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湖南黑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博览会, 对黑茶产业进一步注入文化的元素。如果黑茶产业仅有产品而没有文化的支撑, 那么产品的生命力是值得怀疑的,所以我们现在通过延长产业链,将黑茶从原 来的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发展。
(二)倡导绿色生活。现在我们每年都制定了绿色生活指标体系,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比如,我们这些年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今年全市节能的指标是万元GDP标准煤的消耗控制在0.95吨,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标准煤的消耗控制在1.67吨;减排指标是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9.5万吨,二氧化硫控制在6.67万吨,氨氮控制在1.16万吨,氮氧化物控制在4.5万吨。如果这些指标能实现,我们的节能减排工作将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又比如,在倡导绿色生活上,我们还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加大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力度,从中心城区往县城、重点镇,每一年度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现在已经达到了100%,几个县城今年可望达到100%, 然后再分别提出各个阶段性的其他目标。
(三)建设绿色生态。建设绿色生态,也是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每一年的政府工作加以约束。比如桃江和安化两个山区县的森林覆盖率都是 在75%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是54.68%,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了40%,绿地 率达到了38.86%;城镇的绿化覆盖率超过40%,通道的绿化覆盖率超过95%。今 年7月份,我们被成功授牌为“国家森林城市”。现在我们明显感受到,这些年我们通过抓绿色生态,确实受益不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四)培育绿色文明。我们所讲的绿色文明,是通过一系列的创建活动, 使绿色文明有目标可循,抓得实在,把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变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实实在在的工作行为。我们大范围的推行绿色街道、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社区和绿色园区等一系列创建活动,现在正在围绕创建全国文
明城市抓紧冲刺,并争取拿到国家卫生城市的牌子,同时也正在推进的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的创建活动。通过这些创建活动,使绿色文明建设在XX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突出两个重点
(一)突出规划设计。规划就是要解决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引向何方、去 干什么的问题。没有规划就不能完成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顶层设计和功能定位。我们认为,从XX的实际情况出发,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顶层设计和功能定位, 有几个元素是绕不开、躲不过的。第一个元素是特色。洞庭湖是中国的内湖, 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但全国的淡水湖不止洞庭湖一个。那么洞庭湖生态经济 区与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相比,它的特色在哪里?这是我们在规划与 顶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第二个元素是生态。要通过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 建设,恢复和保持洞庭湖的良好生态,每一年都有实质进展,这个目标体系怎 么提,怎么进行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推进,这些都必须在规划中认真考虑。第三 个元素是粮食。“湖广熟,天下足”,洞庭湖区有天下粮仓的美誉,不管我们 怎么规划,如果规划到洞庭湖区不产粮食了,那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在规划中 怎样解决洞庭湖继续种粮食的问题很关键。XX本地人可以不考虑粮食安全问 题,可湖南和国家都必须考虑粮食安全问题,这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问题。 要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引向国家战略层面,如果站在国家的层面来考虑,粮食 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第四个元素是两型。“四化两型”是全省的总体战略 和发展主题,长株潭是以城镇化建设为主体,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以城镇化建设 来推动两型建设的目标体系,那么对湖区而言呢?对湖区的广大农村而言呢? 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也应该跟长株潭一样,着重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体 系。因此,在我们制定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里面也应该凸显两型社会 建设的内容。
(二)突出项目支撑。规划做得再好,最后如果没有项目落地,那么就是空谈。说一千道一万,项目落地是关键。XX在这一块,将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抓项目的包装。现在我们包装了548个项目,初步估算总投资近万亿元,具体是三大类,基础设施类200个,产业类250个,其他的包括民生等方面也有80个左右。按照省发改委的统一要求,我们项目的盘子拿得比较大。二是抓项目的申报和招商。这么多的项目,仅靠申报来解决实际问题是不可能的,肯定很多项目要通过招商来完成,特别是一些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项目,要广泛的走
向市场,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三是抓项目的实施和监管。这些项目中到底哪些项目能真正落地,这个要加强引导,并很好的对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和监管。
三、做好三篇文章
(一)要做好“人”的文章。对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我们的规划上描述得再宏伟,表述再天花乱坠,最终真正的发言权应该交给湖区的老百姓。要能 够通过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使老百姓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劳动收入提高, 劳动就业的门路更加宽广,公共产品的提供更加便捷,社会保障更加有力,生 活变得更加宽裕。对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我们不能只见湖不见人,只见 项目不见百姓。真正能够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点,在于是 否能真正造福于湖区的老百姓,是否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从XX的层面来讲,现在 湖区的老百姓的生活还很苦,住房条件还比较差;基础设施条件也不好,高速 公路、铁路和国省干线还没有进入这一区域,与XX和外界连接的仍旧是一两 条省道和一点点农村公路作为主通道。我们要紧紧围绕“人”的需求来考虑问 题,稳步改善湖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二)要做好“地”的文章。对于XX来讲,要解决好三块“地”。一是湿地。南洞庭湿地是世界的重要湿地之一,是国家级的湿地公园。在总个洞庭湖区,南洞庭湿地的水域面积是很大的。关于这一块,我们想通过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作为一个重点项目列进去,把南洞庭湿地恢复、保护并综合开发利用好。二是耕地。XX耕地的76%集中在洞庭湖区,对于这一点,我们认为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地上面种什么。如果纯粹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发展,今后XX种粮食的人会越来越少,而种蔬菜等高效益经济作物的会越来越多,因为它们在比较效益上的差别很大。所以,我们必须在耕地的总体规划里面予以详细、明确的规划。第二是怎么种、谁来种。原有的以一家一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单位的运作模式已经没有出路了,现在在家里种粮食的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人,50岁以下的留在农村种粮食的已经很少了。因此, 集中土地资源、推动耕地规模经营是唯一出路。而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就是土地集中。怎么集中?只能通过土地流转来解决;具体怎么流转?XX这些年在推进土地多样化流转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比较典型的是信托流转。解决好了耕地流转问题,就为规模经营奠定了前置性的基础条件。三是宅基地。现在XX洞庭湖区的老百姓居住特别分散,这也包括由原来农场的改制后的乡镇和大
通湖区(由四个国营农场合并而成)。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尝试让农村居民相对集中居住。今年我们利用克保书记在沅江草尾镇办点的机会,大胆尝试村民集中居住这种方式,得到了克保书记和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农村现有的宅基地大有文章可做,可以弥补城镇建设用地的不足。引导老百姓集中居住后,政府适当扶持,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实行集中解决,再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集中起来,这对老百姓也有好处,能让农村老百姓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在农村宅基地利用方面的潜力巨大,应当大胆尝试。
(三)做好“水”的文章。领导们经常提到一句话,洞庭湖区的问题最根 本的是“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治理洞庭湖的核心和关键,是怎么治水 的问题。关于“水多”的问题。我们原以为通过三峡电站的调蓄可以高枕无忧, 可今年我们再次经受了严峻考验,今年XX洞庭湖区多次超过警戒水位,特别 是淞澧洪道持续23天时间处在危险水位以上。关于“水少”的问题。按道理来 说,洞庭湖区不缺水,但现在水少的时候,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农村饮用水、 生产用水等都很困难。所以,要通过工程措施来解决整个洞庭湖区灌溉、排涝 的问题。关于“水脏”的问题。必须通过综合治理和环保措施来解决。如前些 年,我们和XX、常德等市联手,对洞庭湖区的造纸、建材、化工企业采取了 铁的手腕,使XX洞庭湖区的水质正由原来的国家地表水劣Ⅴ类逐步向Ⅲ类转 变。
我们相信,有科学规划的引领,洞庭湖区域一定能够在绿色发展、生态环保的道路上加速前进,开创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