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第125卷(2017年1~12期)总目

来源:工作范文网 时间:2020-12-04 15:08:12

专 稿

依靠“巨室”与打击“巨室”

——战国历史进展的症结问题之一

刘泽华(1·3)

试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朱汉国(3·3)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全球史视野中的明朝灭亡

李伯重(3·6)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政治走向及其原因

迟云飞 周经纬(5·3)

论决策与世界大战的起源

周旭东(5·9)

新北京:从晚清经验看京津冀一体化

马 勇(11·3)

也谈中学历史教育的衔接问题

吴 伟(21·3)

谈谈义务教育部编历史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的问题

徐 蓝(23·3)

简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特征

叶小兵(23·8)

专题讨论——京津冀中学历史教学教研协同发展

历史学科素养在“做历史”的过程中落地

郑 林(11·9)

群策·众筹·共建·分享

——有感于京津冀三地历史教研联展和论坛

李惠军(11·12)

核心素养的教师话题:做一个完整的人

——“京津冀中学历史教学教研协同发展”活动的启示

夏辉辉(11·16)

专题讨论——同构异表

“同构异表”与历史教师的教学呈现力(一)

李惠军(17·3)

“同构异表”下的《西欧的一体化进程》教学设计

王 骁(17·9)

《西欧的一体化进程》教学设计之表达部分

王 超(17·17)

早期欧洲文明建构及影响

侯建新(17·21)

零距离互动

——侯建新教授与李惠军老师在“津沪两地‘同构异表’

課例探微”活动上的对话

历史教学编辑部 整理(17·27)

专题讨论

历史课应回归史学的教育功能

郑 林(19·3)

回到学生发展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徐金超(19·10)

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教育转型:挑战与课题

王德民 朱启胜(19·15)

时间观念素养的内涵与培养

覃玉兰 陈志刚(21·35)

何以发展学生时空素养

——应深度反思核心素养落地

郭子其(21·42)

浅谈全国卷历史高考题对时空观念的深层考查

——以雅典民主政治为例

黄杏婵(21·50)

教学研究

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学评量

郭从杰 谢 静(1·7)

信息技术融合视角下的历史教学方式变革

——兼论智能教学环境下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培育

赵士祥(1·12)

史料教学的伦理风险及其化解

刘道梁(1·19)

初中历史微课“知识碎片化”现象的应对策略

田红彩(1·26)

根植乡贤史迹 拓展课程资源

——谈乡贤史迹融入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丁立军(1·31)

论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内涵与成长路径

黄牧航(3·16)

基于有效内涵历史单元教学视角的延伸与融合

——以人民版《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为例

李南亮(3·22)

基于思想流变与内涵的教学策略与意蕴

郭子其(3·28)

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表现影响因素研究

郑 林 郑国民(5·14)

基于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研究

马秀谊(5·20)

例谈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周云华 黄 飞(5·27)

高三复习课更应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

——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为例

赵剑峰(5·32)

我们赖以认识历史的“时空观念”阐释

马维林(5·38)

析历史比较教学操作的要求

陈志刚 周 珂(7·3)

立体、多维、联系、互动

——以《启蒙运动》为例谈高三历史复习课的特点与设计

贾海燕(7·10)

以素养为旨归的《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刘晓兵(7·17)

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及价值指向

——以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几个问题为例

许 伟 张 斌(7·23)

教学目标设计应体现核心素养的“涵蕴性”与“层级性”

王 生(7·27)

正确理解和把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蒸汽”的力量》一课的教学定位与关键环节处理

王叶军 王 英(9·3)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

——历史解释的内涵诠释与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朱 可(9·9)

生态学视角下历史开放性教学的课堂研究

仲尧明(9·19)

历史课程改革的难题

唐春波 陈志刚(11·20)

“历史解释”应与时代价值相结合

——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例

卞姗姗(11·26)

教材的隐性线索,我们是否读懂了?

——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专题为例说起

陈明辉(11·32)

基于“视阈融合”的学术型教学与史学核心素养养成

——以《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为例

朱孔庭(11·38)

例谈史料教学中的无效论证

于云雁 云嘉南(11·46)

课堂造境:“情思历史”的脚手架

——以岳麓版《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一课为例

陈洪义 刘 剑(11·50)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以人民版《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为例

王晓荣 张 洁(13·36)

认识不同“历史解释”的途径及建构意义

张俊田(13·42)

康乾时代:盛世乎?

——谈高中历史温习的切入点

汪建红(13·48)

细译史材,升华史识

——以《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二轮复习为例

谈高三材料教学

罗菊利(13·52)

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建构

卞姗姗(15·19)

“引出”: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实现策略

——从“伏尔泰与启蒙运动”一课的

教学实践说起

陈国兵(15·26)

历史解释中的覆盖定律模型概述

赵海明 何成刚 沈为慧(15·32)

历史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理解力

——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中心

徐赐成(15·37)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以“濟宁文化系列”校本课程体系开发与

实施为例

安 波(15·44)

基于史料实证的乡土资源的理性开发与运用

薛权开 黄 敏(17·39)

家国情怀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天下情怀

林德田(17·44)

“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关系初探

何成刚 沈为慧(17·48)

历史教学中的考古认知

赵 娜(17·53)

历史论证探析

——以历史教学中的“论证”为中心

冯一下(19·20)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与基督教的关系

——从几则故事说起

鲁东海 吴莉莉(19·32)

依托教学支点,培育历史素养

——以岳麓版必修Ⅲ“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教学为例

李树全(19·38)

历史教学中思维可视化形态路径的深度建构

赵士祥(19·42)

从“战略大决战”一课的教学课件谈起

邓继民(19·50)

论唯物史观是根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冒 兵(21·8)

《大萧条与罗斯福利新政》教学分析

王叶军 王 英(21·15)

指向深度学习的核心素养校本评价

——以历史学科蕴含的家国情怀为例

朱文琪(21·24)

法度、尺度与温度

——微信群关于明朝内阁是否“法定”地位的争论及思考

薛权开(21·30)

关于中学历史教师的历史学科专业素养

李晓风(23·12)

主体性目标引领下的中学历史知识教学

——20世纪90年代的自我建构

束鹏芳(23·16)

基于学生视角的初中历史教学

——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为例

王健宁(23·22)

教材研究

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总体介绍

黄云龙(19·55)

教材分析

人民版《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材分析

——兼及古代中国地理环境与政治经济的相关讨论

王 英 王叶军(3·34)

宋元宰相制度的教材释疑与教学策略

李秋芳 王晓宇(3·40)

历史综合探究课目标设计的定位、实践与价值

——以《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为例

张卓鸿(7·48)

如何认识历史课堂里的“他”

——以“澶渊之盟”中的“宋真宗”为例

王良胜(7·53)

以《美苏争峰》为例谈课本的批判性解读

张禄佳 吴 玮(7·57)

教学设计

“人”字是如何打造的——詹天佑

申屠兴山(1·36)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评析“人”字是如何打造的一课

戴晓萍(1·42)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教学设计

聂国民(3·62)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以“川军抗战”为核心

陈 倩 王珍珍(3·68)

思想史教学应注重思想发展的“源”与“流”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