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富辍学”之困该如何化解?

来源:工作范文网 时间:2021-01-18 15:10:37

前不久,一则“云南西双版纳教育调查:‘因富辍学’之困”的报道,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等地,最头疼的问题依然是辍学问题,控辍的最大敌人不是贫穷,而是富有。实际上,化解“因富辍学”之困,不仅仅是勐海、景洪等地需要面对,也是其他一些相对富裕地区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需要面对,也是当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中,控辍保学始终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为了让孩子能够回归学校,降低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率,各方都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要想真正解决好孩子辍学问题,对症施策至关重要。相对于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的“因贫辍学”“因厌学辍学”,眼下存在的“因富辍学”问题,解决起来似乎难度更大。虽说难度大,虽说单单依靠教育自身难以很好解决,但教育仍需主动作为。

据前去采访的记者了解,勐海县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区,当地人靠种茶、采茶、卖茶,已经过上富足的生活。对很多村民来说,读书不是必需品,和内地偏远山区的人相比,这里的人没有走出大山的冲动,因为这里是一座“金山”。同样,对于主要从事割胶生意的景洪人来说,只要不做个文盲,能看懂农具的说明书就可以了,这是很多胶农对孩子上学的全部希望。因为割胶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技术,胶价高的时候,镇上很多年轻人就辍学了。

对于勐海和景洪的村民来说,读了十几年书,最后还是种茶叶、割橡胶,读书到底图个啥?这恐怕也是解决当前“因富辍学”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毕竟对于“因富辍学”的家庭和孩子而言,上学读书似乎已经满足不了他们改善生活、改变命运的需求。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因富辍学”群体,目前很多乡村地区“读书无用论”也有抬头之势,这恐怕不能简单归结于人们观念的倒退,或者是对教育的不重视,关键是他们没有看到上学读书所能带来的变化,没有看到未来的前景和希望。从现实看,让孩子上学读书的收益,可能还没有辍学直接打工的收益高,这是导致“因富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因富辍学”的家庭而言,他们对孩子将来读大学、读好大学没有信心。从现实看,这些地区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师资相对薄弱,能够考上大学的寥寥无几,这是他们希望破灭的一个重要诱因。也许有人会说,对于这些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升学本不该成为高中教育的主要目标。高中教育固然不可唯升学,但也不可没升学,畅通学生的升学之路同样不可忽视。进一步改善这些地区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仍然是破解“因富辍学”之困的一个重要手段。否则只可能是周而复始、恶性循环,高中教育越薄弱,初中教育也就越发缺乏吸引力,导致辍学率增高;而初中辍学率不断增高,会使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越发丧失内生的发展动力,进而成为一个无解的难题。

对于“因富辍学”的家庭而言,他们对孩子通过求学掌握一技之长没有信心。高中阶段教育既有升学目标,也有就业目标,让孩子通过上学读书,真正能够掌握一技之长,这也是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因此在这些地区,除了关注普通高中的发展,更要关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优化专业布局,注重办学特色,不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是这些地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勐海和景洪为例,如何结合当地茶叶和橡胶的产业优势,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具适切性,这也是让当地孩子回归学校的一个重要途径。

出现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因富辍学”现象,虽然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但相应的化解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改善初中教育层面,而需要向高中阶段教育延伸。也就是说,如何真正构筑起一个合理的高中教育结构体系,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化解“因富辍学”之困的实实在在的举措,也是当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要攻坚克难的一项重要任务。

事实上,不论是在经济落后地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不论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教育阶段,化解辍学之困需放眼社会改革发展的大环境,推进包括劳动人事制度在内的全方位制度变革。即便是从教育内部看,观念转变固然重要,但只讲观念转变,只谈教育对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也远远不够,还是要让家长和孩子真切感受到,上学读书可以有更好的前景和希望,即便是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也能比别人做得更好,而做到这一点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任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