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稻机插秧农机与农艺配套技术的分析

来源:工作范文网 时间:2021-01-31 15:09:10

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各种先进的农业设备和农业生产技术被应用到农业生产,提高了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而在进行水稻种植过程中,要想满足新时期现代化农业发展建设的需要,提升种植的效果,就应重视对水稻插秧机和相应农艺配套技术的利用,以此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

一、水稻机插秧农机育秧技术特征

1、农机特征

首先,水稻机插秧不同于人工插秧,可以实现对株距、深度以及取秧量的量化控制,通过设置参数,保证插秧效果的精准化,保证行距、深度的固定性。但不同类型的水稻机在应用中,控制的行距和插秧深度略有差别。

其次,水稻机在使用中利用液压仿行系统,可以保证在理想工作状态下,水稻插秧深度处于同一水平面。但实际进行插秧的过程中由于秧田高低不平,很难保证同样的插秧深度。而此时利用液压仿形系统,可以针对地面低陷位置进行机身下沉插秧,增加了插秧的深度。

最后,在对插秧地块凸起上升的位置进行插秧时,水稻机的上升浮板会带动液压油控制阀使其关闭,此时水稻机中的液压油会流入到活塞缸中,使水稻机的机身上升,而插秧的深度也会随之减少,这就保证了不同高度地块插秧深度的一致性。

2、农艺特征

首先,水稻插秧的时间对农业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保证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快速完成插秧工作,尤其是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利用水稻机设备可以快速的完成插秧工作。

其次,如果水稻的种植地区、气候和品种不同,涉及到的栽插密度和深度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用水稻机可以根据相应的参数调整插秧的深度和密度,便于及时完成分蘖,有助于提高水稻的种植产量。

最后,使用水稻機进行插秧可以保证株、行距适中,并且可以提高水稻秧丛排列的整齐性,利于稻田通风,同时整齐的排列方式还便于进行施肥。另外,适合的株距与行距,还有助于降低水稻的瘪壳率。

二、插秧机的质量与应用效率

不同类型的水稻机在质量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应用在水稻插秧中也会导致水稻生产效率的不同。以PF455S步行式插秧机为例,这种类型的插秧机,单程插幅为1.2m,且4行并列,固定平均距离为0.3m,而水稻植株间距的调节幅度11cm至14cm,实际插秧的平均距离为11.1cm,没667㎡插秧数量近2万株。在插秧过程中,水稻机插秧的质量与水稻秧苗的质量、插秧地块水层深度、整地状况以及水稻机的性能等有很大联系。整体而言,使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插秧的速度,降低劳动强度,而且还可以节省育秧、插秧成本,提高水稻的产量。

水稻机比较适用于水系配套和农田方整的大型水稻种植农场,而水稻机插秧时,应选用的秧苗应为低龄壮苗,这种类型的水稻苗,秧龄通常不会超过20天,叶片宽大、青绿,数量通常不会超过4张,秧苗的高度较为整地,一般在15cm至18cm左右,盘根厚度通常在2cm作用,便于使用水稻机进行插秧。同时在使用水稻机进行插秧时,尽可能保证稻田地块平整、平实、水层浅薄,这样才能提高插秧的效率,降低对秧苗的损伤,有助于提高植株的成活率。另外,在使用水稻机进行插秧时,要将常规类型的插秧与大田管理区别开来,结合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选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水稻种植。

三、机械化插秧技术

1、调整插秧机

第一,调整水稻株距和行距。一般来说,使用水稻机进行插秧时,会将行距固定在0.3m,无需额外经调整。但在实际插秧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水稻品种、种植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根据水稻种植技术,按照“宽行窄株”的要求进行株距调整,确保种植密度适合。通常高速水稻机的株距范围有10cm、12cm、14cm、17cm以及21cm五个不同的档位,而其栽插密度通常在1.06万株/667㎡至2.2万株/亩。

第二,调整栽插深度。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秧苗分蘖效果,经常会使用薄水浅插的方式进行水稻插秧。而在使用水稻机进行插秧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手柄方式,控制插秧的深度,一般以1至2cm为最佳,并不宜超过2cm。

第三,调整取秧量。在进行水稻插秧时,为保证每个株穴秧苗数量适宜,需要结合育苗密度与栽插丛苗数进行确定,并利用横向和纵向取样方式,控制切取的秧苗数量,对每丛插秧的苗数进行控制。

2、规整水稻秧田

水稻田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插秧的效果。因此,在插秧前需要先对秧田进行规整,做好施肥翻耕、泥浆沉淀和化除封杀等工作,提高水稻秧田地块的平整度,并将不同位置的的秧田高低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便于后期进行插秧,减少插秧深度不同导致的秧苗栽倒情况。另外,在规整时,还应注意控制秧田的清洁度,尽可能将秧田中的树枝、大型石块等异物清理出去,以此来提高水稻机插秧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对插秧机造成损伤。

3、水稻机插秧作业路线

水稻插秧的路径是保障秧苗健康生长的关键性步骤,这就应在插秧过程中更具不同的插秧需求,确定好实际的插秧路线。在此过程中,第一,要对秧苗的生长情况进行核查,并确定大田的处理效率,确定秧田是否可以进行插秧。第二,对水稻的品种进行考虑,确定秧苗基数,选择适合类型的水稻插秧机,保证设备的实用性。第三,根据田地的类型,安排好插秧作业的路径,要求长田、方田靠一边插,并在插秧时,预留最后一趟出田的插秧行数,如果是多行的插秧机,可以通过关闭一行或多行的方式,调整最后的插秧行数。第四,对于一些不规则的水稻田块,如圆形、三角形田等,可以使用隔行栽插的方式,并选择在最后一圈插秧出田,尽可能保证插秧的整齐性,提高稻田的通风效果。第五,如果使用水稻机进行插秧,存在伤苗、漏插等现象,需要使用人工插秧方式及时进行补救,提高插秧的效率。

4、检查插秧作业

在使用插秧机结束插秧工作后,为保证稻田插秧的效果,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还应做好对秧田的检查工作,确定实际的水稻插秧深度、每穴插秧株数、水稻漏插率以及勾伤秧苗率等。并在检查的过程中,找出存在问题的植株,及时使用人工处理的方式,替换已经损坏的秧苗,补齐漏插位置的秧苗,提高插秧的质量。

(作者单位:124218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清水镇农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