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实效及改革建议

来源:工作范文网 时间:2021-01-18 15:10:18

〔摘要〕艺术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不可否认,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素质提升;调查研究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情感体验、健全人格心理、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师范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承担者,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其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性、复合型的合格人才更具有重要意义。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基础师资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学生本身的专业知识之外,更看重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察,它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制约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来看,它们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更加成熟,具有鲜明的特点。例如我们在国内通过网络已经能够看到耶鲁大学《罗马建筑》、麻省理工学院《电影哲学》、《透过摄影感受世界》、牛津大学《<美丽公主>为何出自达芬奇之手》等优秀的公共艺术课程,这不禁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建设。

近年来,尽管我省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仍然是其教育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对其公共艺术教育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完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仍然是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对江西省三所师范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动我省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我们选择了3所师范院校进行调查,分别是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座谈、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为辅,问卷调查分学生问卷与教师问卷。学生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3所师范院校的三年级本科生为调查样本,共发出学生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28份;教师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43份。

二、内容与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我省师范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稳步前进,看到在原有基础之上取得的进步。三所师范院校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的门类和课程数量都明显增加,教育设施、设备也有一定增加,进一步扩大了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例如在回收的328份学生问卷中,对开设的艺术类公共课程非常喜欢的68人,占20%,比较喜欢的191人,占58%;只有少数学生对开设艺术类公共课程持不喜欢或无所谓的态度,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待公共艺术课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

但调查也显示出很多问题,比如在学生问卷方面,数据显示只有21%的同学在初高中阶段受过艺术教育(学校艺术课程、艺术特长班、家教等),12%的同学认为自己有比较强的艺术实践能力。通过根据随机的深入访谈,我们了解到很多同学在义务教育阶段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过艺术熏陶,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除了专攻艺术专业的学生外,其余学生接受艺术的教育的权利被大大减少,这也导致他(她)们对各种艺术的基础知识了解甚少,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虽然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比较缺乏但内心依然有着对艺术的热爱。例如在音乐方面的调查就说明音乐是许多学生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但只处于听歌,好听的浅层阶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2]。

在我们回收的43份教师问卷中,专职公共艺术课程教师仅有4人,占9%,其余主要由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文学院等学院的专业老师兼任,课程设置一般由教师根据意愿和能力申请开设,通常经所在部门审查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通过即可,学校并没有特别强调统一的指导思想与标准;有47%教师承认在教学过程中会直接套用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强调专业技术和音乐理论的讲解,这也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导致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在公共艺术教育硬件设施方面,有69%的教师认为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硬件设施配置缺乏也是导致其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深入访谈得知,在我们进行调查的几所省内师范院校中,虽然大都为其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配置有画室、摄影棚、录音室、小剧场、琴房、舞蹈教室、多媒体编辑室等教学设施设备,但其规模较小又主要针对专业学生而非公共艺术课所用,学校实际教学中配备的多媒体教室是远远不够的。

三、改革措施

以在我省公共艺术教育调查中显示的问题及现状出发,结合公共艺术教育自身特点及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我们认为:

第一,高等师范院校对公共艺术教育要有清晰的价值定位。

《指导方案》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

师范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人民教师,教师这一职业不仅要求教师应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还应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方可为人师表,肩负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任,因此师范院校更应正确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与功能,高度重视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保障学校对公共艺术教育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

第二,要充分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体制建设,建立专门管理机构。

建立规范化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是保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部在《指导方案》中提出:“为保证艺术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4]。因此,要保证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首先从组织和制度上加以保障,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学部或者公共艺术教研室,严格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及教学管理。

第三,科学设置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

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上,我们应该围绕《指导方案》中的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种类,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来完善自己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可聘请那些有丰富人文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专家,以适当的增加公共艺术课程的种类,提高学生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从而有效提高高师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性。

第四,优化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保障硬件设施的配置。

教师是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结构队伍建设,暨符合我们公共艺术课程在当下发展的要求,又是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重要保证。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和教学计划,配备、充实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另一方面,还可制订相应的鼓励政策,在稳定原有教师队伍基础上,把热爱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吸引到教学岗位上来。

专业的教学场所和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不但为我们的教学理念、手段、方法的带来可能性,还是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保障,更有利于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质量,需要学校持续的关注与投入。

最后,我们还要要重视课外艺术实践的重要性,加强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艺术课课外艺术活动的优势,并以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和考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水平。

总之,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尽快改善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促进其健康良性发展,并且通过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传承优秀文化,传播先进文明将是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日后的教学中责无旁贷的使命。

(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83.

[2][3][4]教育部教体艺厅[2006]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2006年3月8日

[5]易琳.对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途径对策的思考[D].北京: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6]郭声健.艺术教育中的异化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65-69.

[7]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