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_阅读说课稿

来源:工作范文网 时间:2021-05-01 17:08:08

  好故事_阅读说课稿

  大家知道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是很好懂,但我们都很优秀,而且对先生的作品风格已经有一些了解;我想听听大家看了3遍后对课文有哪些了解,主题、结构、表达等等都可以谈。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好故事_阅读说课稿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好故事_阅读说课稿一

  师:同学好,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大家预习了吧,看了几遍?

  生:3遍。

  师:不错。大家知道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是很好懂,但我们都很优秀,而且对先生的作品风格已经有一些了解;我想听听大家看了3遍后对课文有哪些了解,主题、结构、表达等等都可以谈。

  生:这篇文章不同于我们以前读到的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很尖锐;但本文言辞是比较优美的,他表现出的是美好的记忆。

  生:我从结构上说吧;1、2两段是写现实生活中的,后面的3、4、5一直到梦醒了之后,都是在写梦中的情景,最后一段又回到了现实。

  生:现实和梦想形成了对比,有鲜明的反差,作者借此表现出自己的一定的看法。

  师:好,现实和梦想形成对比。

  板书:想象 现实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理想,因为第11段说,“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我要追回它”,表明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生:我觉得鲁迅做的梦都是在同一条河上,河倒影的天空和河边的景物都是很美的,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他想象中的美好的境界。

  师:梦的具体内容,接着来。

  生:他的想象和现实做对比,突出现实很残酷。

  师:我原本以为这篇文章很难懂,但同学们刚才谈到的主题、结构、内容等等,已经很不错了。这篇文章选择《野草》,《野草》在鲁迅所有作品中又公认是最难懂的,我想大家肯定还有一些困惑;有些问题可能在刚才大家的分享中已经解决了,也有些问题还没有解决,下面我们同桌之间再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问题,仍然不能解决的我们再提出来。

  (学生相互交流问题)

  师:交流很热烈,说明我们还是有不少问题,下面我们分享交流一下我们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

  生:1925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文章中“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这块大石头指什么?

  师:你关注到的1925年是文章的写作背景。

  生:好的故事的象征意义到底什么?

  师:好的故事是什么故事?请问有故事吗?

  生:没有。

  师:没有故事,那它有什么内涵?是吧。

  生: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话,“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都发出“发出水银色焰”,但现实中天气不都是晴朗的,这有什么寓意吗?

  师:事实上鲁迅有没有经过这样一个地方呢?这个大家可以看一下投影:

  投影:

  1913年6月24日,鲁迅在长住北京后第一次返乡省亲,6月26日,他“同三弟至大路浙东旅馆,偕伍仲文乘舟游兰亭,又游禹陵。归路经东郭门登陆,步归。”(《鲁迅日记》)

  师:这篇《好的故事》真的有写作的现实背景。问题发现很细致,还有吗?

  生:第5段“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第7段“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它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怎样的现象呢? 师:就是他梦到的东西的象征意义,对吧,和刚才那位同学讲到的故事的象征意义差不多。

  生:文章多次写到《初学记》,《初学记》频繁出现有什么意义吗?

  师:这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不妨先看一下投影:

  投影:

  《初学记》,徐坚等人受唐玄宗敕命所编的类书,三十卷,卷八之第十“江南道”收入“镜水”,有如下记载:“《舆地志》:‘山阴南湖,素带郊郭,白水翠岩,相互映发,若镜若图。’故王逸少云:‘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

  师:显然,《初学记》与山阴道有联系,看《初学记》想到了山阴道,想到了山阴道上的情景、人事。继续。

  生:为什么这一篇的故事“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他是主动看不见,还是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无法看见?

  师:好,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宏观的、核心的,有些是细致的;这些问题有些在我们等会品读课文的过程中会解决,有些我们再读一读,就会有新的感悟;总括刚才这些问题,最核心的其实就是——(师生集体回答):梦到底是什么?文章所谓的故事其实就是梦,构成这些梦的景物到底有什么象征意义?或者说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师:文章写梦的最核心的段落是哪几段?

  生:第5、6、7段。

  师:好,大家齐读这三个段落,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生齐读。

  师:校正一个字的读音:伽蓝,读qié

  师:请大家用笔把这几个段落中的景物圈一圈,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内涵?或者这些意象构成的意境有什么内涵?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生互相交流)

  师:来,我们来交流一下,哪位同学先来?

  生:两岸的“乌桕、新禾、野花”,我觉得代表新的事物,“丛树和枯树”代表旧的事物,它们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新旧交替的现象,而“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有一种慵懒的田间生活的样子,鲁迅当时生活的社会不是这个样子,这是一种新的生活,鲁迅通过这个梦表现了他对这种新的生活的热爱。

  生:第七段里的“茅屋、狗、塔、村、云”与第5段相照应,同样也是描写了那种美好平静的田园生活。

  师:不错。还有么?

  生:第七段写的“一丈红”,他先把它比喻成“缕缕的胭脂水”,然后又把它比喻成“红锦带”,我觉得这里面有变化。

  师:是有变化,你注意到了这里的颜色是红色,而上一段没有这样单一的红色。接着来。

  生:第五自然段写到了很多景物,我觉得这些景物有慢慢变得崇高的样子;像鸡和狗比较低俗,但是天、云、竹等给人洁净高尚的感觉。

  师:鸡和狗谈低俗不是很恰当,有生活气息,乡土气息更好。

  生:我发现他描写的景物都不是通过真实的眼睛去看,而是河中的倒影。

  师:很好,是倒影。

  生:河水中的倒影是变化的,而不是生活中的一成不变,这样描写景物是动态的、变化的。

  师:是的,文章有很多这样的词:碎散、凌乱等;这样的画面让我们想到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时实际是坐在——

  生:船上。

  师:对,课文后面有一句话:我不在小船里了。这样结合课文的前后,可能能够发现一些东西,很好,继续。

  生:第5自然段提到“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第7自然段提到“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这两处他想讲的都是一种融和,在现实中也许是一种文化的融和,可是后面又讲“他们又将退缩了”可能这汹和是失败的。

  师:就是梦醒了。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自己的感受,但如果让你明确的回答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或者这些景物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回答出来?实际没有回答出来。

师:但鲁迅先生在文章反复强调这是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梦”,用文中的话讲就是——

  生:美丽,幽雅,有趣。

  师板书:好的梦

  师:但是我们还没明白这个梦到底好在哪里?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先放一放。我们知道这个梦最终醒了,而我们课文4-8段写的是梦的世界,而开头和结尾是现实的实界,现实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生:昏沉的夜。

  师板书:暗的夜

  师:我们知道这个好的梦就是在这个昏沉的夜晚做的,那么这个昏沉的夜有什么特点?鲁迅在这个夜里是怎样的心情,或者说他写这篇文章时内心情感又是怎样的?

  师:大家找一找写昏沉的夜主要集中在哪里?

  生:第1段和最后两段。

  师:没错,我们把第1段读3遍,然后考虑这个昏沉的夜有什么特点?

  (生读课文)

  师:请大家找出能体现昏沉的夜的句子和词语想一想;然后交流一下。

  生: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我觉得当时的现实是喧嚣的、混乱的,而且缺乏正能量,阻碍了鲁迅先生的理想的实现。

  师:请用一个词概括。

  生:喧嚣、混乱。

  师:你关注到了“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这两句话,很好,请注意后边是冒号,冒号有什么作用?

  生:解释说明。

  师:一般有两种作用,用在前边是提示下文,用在后边是总结上文;也就是说最后一句“昏沉的夜”是对全段的总结,所以这两句话对发现夜的特点很有意义。

  生:这是一个沉寂的昏暗的夜。

  师板书:昏暗

  (学生沉默)

  师:请大家把第一段再读一遍。

  生:齐读第一段。

  师:有新的发现吗?比如说作者在干吗呢?

  生:抽烟,说明他有点惆怅的感觉,抽烟是因为心中有愁绪。

  师:他因为什么而惆怅呢?

  生:现实,已经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使他惆怅。

  师板书:惆怅

  生:他还是有些心烦意乱的,烟草的烟雾在身边,说明他的内心是烦乱的;鞭爆的繁响在四近,说明周围是嘈杂的。

  师:好,联系刚才那位同学的说法,喧嚣是谁的?

  生:外界的。

  师:是的,我们还要注意这里的鞭爆,再结合文章下面的时间,看看有什么关联?

  生:可以看出他是孤独的。

  师板书:孤独

  师:何以见得他是孤独的呢?

  生:四周是喧嚣的,他用烟雾把自己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师:好,这里我补充一下文章的写作时间,文末是二月二十四,其实是一月二十八,因为这篇文章首发于二月九号的《语丝》,而是一月二十八,这一天是正月初五,农村习俗这一天在请财神,别人都热热闹闹的放爆竹,就是他是孤独的、寂寞的、单调的、沉闷的、冷寂的、麻木的。

  师板书:单调、沉闷、冷寂、麻木。

  师:我们用这些词来概括夜的特点和先生那时的情感,这是现实世界的;刚才同学们已经说到,文章现实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对照现实的夜的这些特点,我们再来看看想象的梦的世界,也许对梦中出现的这些景物的特点会有新的发现,注意把两者对比着看。请大家再读课文。

  (生读课文)

  师:我们再来交流一下。

  生:我觉得有些景物比较生动、自然、闲适的。

  师:嗯,与刚才的沉寂、单调形成了对比。

  师板书:生动

  生:作者写了现实中很多意象,所以它是丰富的。

  师板书:丰富

  生:美好的梦中有明媚的阳光,第7段中大量红色的运用使整个色调是明媚的。

  师:嗯,文章说河流“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刚才那个同学提的问题:你觉得他所看到的河都是充满阳光的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是想象的。

  师:对,是对照黑暗的现实想象出来的。

  师板书:明亮

  生:第5段有“摇动,扩大,互相融和”第7段中有“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这些意象相互联系,是和谐的,而现实的暗夜是沉寂的。

  师板书:和谐

  生:第5段中写到“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这里是富有变化的,而现实世界是单调的。

  师板书:变化

  生:与冷寂对照,梦里的景物让人感到温暖,舒适惬意。

  师板书:温暖

  生:他写到的意象比较热闹,互相联系,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嗯,我觉得“热闹”需要商榷,但至少不像梦里的那样冷寂。

  生:我认为这些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长见的,比较自然,有生活气息,给人幸福安乐的感觉。

  师板书:生活气息

  师:嗯,生活气息,你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哪个地方吗?

  生:北京。

  师:是的,但文章这个梦所描绘的地点在哪呢?

  生:乡村,江南的乡村。

  师:嗯,也就是作者的故乡。

  师:到此,我们通过对比就能比较明确的把握梦的内涵,能够基本弄清这个故事到底好在哪里。

  师:鲁迅先生曾经和他的学生萧军说过这样一句话:《野草》技术是不坏的,但心情有些颓唐。技术就是技巧,其实我们读懂这篇文章的密码就是这个技巧——对比。当然以上的解读我们主要是从文本出发的。

  师:刚才有同学问到,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到底是什么?我们看看投影。

  师投影:

  • 1.《新生》流产 1907

  • 2.《新青年》解体 1922

  • 3.兄弟失和 1923

  • 4.婚姻和爱情 1925

  (教师结合投影简介背景)

  师:结合背景,同学们应该有了更深的感受;但这个梦最终醒了,梦想的境界消失了,又回到了黑暗的现实中来。我们能否这样概况:《好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于黑暗中守望光明,结果却依然黑暗。请大家仿照这个句子,再说几句话。

  生:于迷茫中寻求阳光,却依然迷茫。

  生:于冷寂中寻找温暖,却依然冷寂。

  生:于沉闷中寻求生动,却依然沉闷。

  师:我们可以这样概括,现实的世界是让人绝望的,梦想的世界是充满希望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仿写:于绝望中呼唤希望,却依然绝望。(师生一起)

  师: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就能读出他心灵的这样一种挣扎,虽然追求希望的结果还是绝望,但作者最终是一种什么态度呢?课文中能看出来吗?

  生:有,文章结尾: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

  师:好,我们把最后两段读一读。

  (生齐读)

  师:明知是绝望,但仍然要和绝望抗争,北京大学汪晖教授称之为:反抗绝望。这就是我们读《好的故事》读《野草》获得的最大感受。

  师:课上到这个地方,大家开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或者有没有新的问题,请大家再交流一下?

  生:我想知道,鲁迅先生是充满绝望的,可为什么他在文章的最后还要表达这种呼唤希望的感觉?

  生:我是想问鲁迅先生内心到底有没有希望?

  生:第10段中的大石头,到底有没有什么寓意?

  ……

  师:好,大家有了很多问题,大家可以带着这些问题继续读读鲁迅先生的其他著作。

  贴着学生来教——《好的故事》课堂实录点评

  芜湖县教研室 范金豹

  研读彭玉华老师的《<好的故事>教学实录》,我想起了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的一句名言:“要贴到人物来写。”他的高徒汪曾祺认为,这是沈先生小说创作经验的精髓。其实语文教学,也要体现这句话的精神:教师的教要贴着学生来教。彭老师的这节课,正是这样的鲜活案例。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现场学习需要,演变为阅读理解型的课: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当然,这是老师课前多种预设的一种课型。如果课堂上,学生学习疑难主要集中于语言形式,可能这节课变成了文学鉴赏课。

  这节课教学流程是:1.学生分享原初阅读理解;2.学生讨论解决文本中不理解的问题;3.学生提出仍然不理解的疑难;4.教师归纳出学生主问题,围绕主问题“构成梦的景物到底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再读文本、交流阅读体会;5.教师发现学生理解肤浅、凌乱,引导学生从开头和结尾写现实世界的文字来理解,紧扣对比的手法,理解梦境中的景物意蕴;6.教师提供作者创作背景,师生分享对本文所流露的作者内心情感世界的理解;7.主问题解决之后,学生产生新的疑问。

  从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来看,本节课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学生阅读文本、学生交流分享阅读体会、学生提出疑难等。教师似乎没教什么。然而在短短的这节课里,我们分明发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深入、逐渐丰富。没有老师的教,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这种不露痕迹的教,是顺势而教,正是教师贴着学生来教的缘故。

  这节课一开始,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原初阅读体会,课前课内衔接很自然,既贴着学生预习的实情,也为后续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现实依据。有的老师,明知学生已经预习,非要来一段“激情独白”导入新课,我总觉得“隔”,没必要。学生讨论解决阅读疑问,接着提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一边听一边分析梳理归纳,把握了学生疑难关键之所在:“总括刚才这些问题,最核心的其实就是——(师生集体回答):梦到底是什么?文章所谓的故事其实就是梦,构成这些梦的景物到底有什么象征意义?或者说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这就是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所说的教学主问题——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也是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提出的点拨教学法主张的“抓重点”,接下去自然是“拨疑难”。彭老师紧扣这一主问题,顺势一引,学生自然进入下一教学环节:读文本中写梦的段落第五至第七段。教师特意指点学生“把这几个段落中的景物圈一圈,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内涵?或者这些意象构成的意境有什么内涵?”这“一圈”一问,是在学生学习的关键处指点理解的路径,是启发学生思考。

  彭老师可能预设:经过一番钻研文本,再讨论,学生应该能解决主问题。但最终老师发现学生“实际没有回答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立即决定加大帮助学生力度,引导学生先理解文章开头和结尾,明确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这个昏沉的夜有什么特点?”,二是“鲁迅在这个夜里是怎样的心情”。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本文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相对比的写法,再读写梦的段落,再次交流。这次学生比较顺利地体会出梦的世界的内含。这是从文本的角度来展开的教学环节。彭老师又重提学生对本文创作背景的理解需求,补充介绍鲁迅所经历的四次梦想破裂的事实,再结合文本理解,得出对《好的故事》的深刻理解:“于黑暗中守望光明,结果却依然黑暗。”、“于绝望中呼唤希望,却依然绝望。”、“反抗绝望。”。学生从此得到启发,说出自己的理解体会。至此教师确认学生阅读的主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提问学生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探究疑难,解决疑难,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这节课,教师始终坚持一个教学原则:先学后教。教师总是贴着学生的学习困难而施教,“适时点拨”:引导、指示、启发、示范、搭“脚手架”等。

  这节课很朴实,好像没什么好看的,然而确实一节真正的好的语文课:学生活动充分展开,不枝不蔓。这节课,看不到老师卖力地教,喋喋不休地讲,然而处处蕴含着老师的匠心,体现了老师的教学智慧。这样的课,不是教师预设的课,而是现场生成的课。这样的课,很新鲜——老师本人也不知道这节课最终会教什么,然而很难教,因为很难把控。在课前,老师要读透文本,包括与本文相关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要有充分的预设;在课中,要有临场捕捉教学机会的敏锐目光,要有当机立断确定适宜的教学组织方式的调控手腕。这需要老师扎实厚实的语文素养,拥有一个成熟老师的教学自信。

  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是一篇思想深刻、情蕴丰富的散文诗,教什么,怎么教,是很恼人的教学处理问题。彭老师将之定位于“样本”,从教学实录来看,是适宜的,是有扎实的学情依据的。它实践着教育家叶圣陶的教学主张:“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它们,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即方法)。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即方法)。”(引自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页)

  好故事_阅读说课稿二

  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在一天天长大。现在,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读书吗?你读过哪些书?曾经获得过一些什么样的感悟?

  生:我比较喜欢读书。小时候,爸爸就给我买很多书,其中最多的是童话和寓言。读了这些书以后,我学会了想像。

  师:书给了你想像的翅膀!

  生:我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学会了坚强。

  师:书是你生活的导师。

  生: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我也读过一些书。特别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我最喜欢读书,那时候,书就是我的朋友。

  师:成绩只能说明过去。热爱读书的孩子就是优秀的。知识能改变一切。

  生:我读过《西游记》,很有趣。读的时候我会跟他们一起着急,一起高兴。

  师:太好了,你是在用“心”读书。

  师:读书究竟有些什么好处?书到底应该怎么去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名家怎么说。

  (大屏幕显示:谈读书 培根)

  师:请同学们轻声自读课文,圈点勾画,思考问题。

  (大屏幕显示:(1C你对读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谈一谈。(2)你在阅读中有什么疑难问题吗?大胆地说出来)

  (学生自主阅读,圈点勾画)

  师:下面我们围绕这两个问题一起交流一下初读的感受。

  生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我对读书的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生2:有一句话我反复读都没读懂:读书费时过多易惰。

  师:你可以向教室里除你以外的任何人请教。

  生1:请×××同学帮忙指点一下。

  生2:我是这样理解的:读书速度太慢容易养成拖沓、懒惰的习惯。

  师:接下来继续我们的交流。

  生:不同的人对待读书的态度就是不同。“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

  师:我们不但要做“有知音”,而且应该是一个“明智之士”。

  生1:“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不同的书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读法。

  生2:“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这句话我不懂。

  生3:我是这样理解的:人的思维、才能发展受阻,都可以通过读书得到疏通,就好像人体的各种疾病都可以通过运动得到治疗一样。

  生4:这是一篇议论文,但我始终没有找到它的论点。

  生5:我觉得文章主要谈论的是读书的益处,所以,它的议点就应该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师:这篇文章是培根的一篇随笔,跟一般议论文相比观点,而不是周密论述,形式上显得有些散,但这些看似零散的语言都是围绕某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就如这篇文章一样,全文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的方法等问题。

  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散文家。是他将随笔这种文学体裁引处英国。他的随笔富有诗意。雪莱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因为,培根的随笔语言有诗歌的韵味,有格言的深刻。

现在,请大家推荐一位能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同学为我们把课文朗读一遍。其他同学在听朗读的过程中把你认为可以作读书名言的句子标记出来。

  (一人读,其他同学标记读书名言)

  师:文章中,作者妙语连珠,格言迭出,堪称为一本读书名言集锦。这些句子不仅透露出了作者对问题冷静而透彻的观察,而且具有种种特殊的美感。所以,我想和大家一起为这篇文章编一本《读书名言精评》。我们首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

  (在屏幕显示:编写《读书名言精评》:每人从课文中选取2~句读书名言作为精彩点评。点评角度自主确定,可以挖掘句子思想内涵,可以分析句式,赏析修辞,也可以涉及遣词造句。

  范例: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句子分别以“读书”“讨论”“作文”为例论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句式整齐,使论证更为有力)

  (学生小组全作编写《读书名言精评》。教师巡回参与)

  师:现在,我们一起口头交流一下学习成果。发言时请采用“诵读式点评”的方式。即:先朗读你所点评的读书名言,然后诵读你的点评。

  生: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作者运用比喻巧妙而形象地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

  师:这种论证方法叫比喻论证。

  生1: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句式整齐,论证有力。论述了读书需讲究方法。

  生2: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生3: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用排比句式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生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前六个分句分别举例论证了读书的作用,最后分句对前边的论述加以概括。

  师:你这里所说的先列举个别现象,再由此归纳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叫做归纳论证。列举充分、确凿、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叫举例论证。

  师:找找看:课文中还有这类例子吗?

  生:我很赞同“讨论使人机智”的说法。有人说过:“你和对方每人一只苹果,相互交换一下,每个人手里还是一只苹果,但是,你和 对方每人一个思想,相互交换一下,每个人就拥有了两种思想。”

  师:是啊!只有心与心的碰撞才以产生世间最灿烂的火花!

  师:鲁宾斯坦这样评价培根的作品:“文章中充满灵感的常理,迄今仍然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实用智慧,理解了它可以改造世界。”

  现在,请运用你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语言,感受文中喷涌而出的足以改造世界、改造自我的力量。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对文中的观点进行评判,这也是我们读书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请你从以下两个问题自己的观点。(大屏幕显示:(1)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为论点说一段话。(2)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勇敢地站出来与培根“对话”)

  (学生独立思考)

  师: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想说就说吧。

  生:“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曾经,我是一个十分脆弱的女孩。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读到了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我被丑小鸭在逆境中的坚强深深地感动了。从此,我也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师:她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论证了“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一观点。是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生:文中说读书时“不可寻章摘句”,这个说法有些不合适,刚才老师还让我们“寻章摘句”呢!(师生笑)“寻章摘句”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积累,并从中吸取无穷的精神力量。古人还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呢!

  师:有胆识! 生:他的看法有问题!他这样理解“寻章摘句”就正是“寻章摘句”的表现!(师生笑)文中所说的“寻章摘句”是指局限于文字推敲、断章取义的意思,绝不是指积累语言。

  师:对!读书应该如此推敲细思方可真正领悟其中要义!

  生:我想就“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一点看法。不难看出,培根的意思是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存在需要除去的杂草,那么“人之初,性本善”又该如何解释呢?其次,难道花草都必须经“修剪移接”才美吗?我倒是觉得自然的就是最美的。(师生笑)对于人来说,更是如此。

  师:你不仅有个性,而且是一个着丰富文学积累的同学。哦,那儿好像有人有话想说,请!

  生:我想说的是别忘了“人之初,性本善”后面还有一句“性相近,习相远”(师生笑)读书学习正如修剪移接一样可以剔除我们“天生才干”中蔓生的枝条。

  师: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学生沉默片刻)

  生1:尽信书不如不读书。

  生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

  生3: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生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生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师:我也想说一句,可以吗?(学生点头)朱熹有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生: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师:请各位同学课后把你搜集到的读书名言写进《读书名言精评》,让她更完美,也让我们自己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