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法测弹性模量实验报告(20200921075641)

来源:工作范文网 时间:2020-09-22 08:43:11

大连理工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院(系) 材料学院 专业 材料物理 班级 0705 成 绩

姓 名 童凌炜 学号 5 实验台号

实验时间 2008 年 11 月 11 日,第 12 周,星期 二 第 5-6 节

教师签字

实验名称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教师评语

实验目的与要求:

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弹性模量。

掌握光杠杆镜尺法测定长度微小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学会处理实验数据的最小二乘法。

主要仪器设备:

弹性模量拉伸仪(包括钢丝和平面镜、直尺和望远镜所组成的光杠杆装置) , 米尺, 螺旋测微器

实验原理和内容:

1. 弹性模量

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

长度为 l , 截面积为 S, 一端固定后竖直悬挂,

下端挂以质量为

m的

砝码; 则金属丝在外力

的作用下伸长

l

 单位截面积上所受的作用力

F/S

称为应力, 单

F=mg

位长度的伸长量l/l

称为应变。

有胡克定律成立:在物体的弹性形变范围内,应力 F/S 和 l/l 应变成正比, 即

E l

Sl

其中的比例系数

F / S

E

l / l

称为该材料的弹性模量。

性质: 弹性模量 E 与外力 F、物体的长度 l 以及截面积 S 无关, 只决定于金属丝的材料。

实验中测定 E, 只需测得 F、S、l 和 l 即可, 前三者可以用常用方法测得, 而 l 的数量级

很小, 故使用光杠杆镜尺法来进行较精确的测量。

2. 光杠杆原理

光杠杆的工作原理如下:

初始状态下,

平面镜为竖直状态,

此时标尺读数为 n0。

  当金属丝

被拉长 l 以后, 带动平面镜旋转一角度α,

到图中所示 M’位置;

此时读得标尺读数为

n1,

得到刻度变化为

n n1

n0 。

  n 与

l 呈正比关系, 且根据小量忽略及图中的相似几何关系,

可以得到

b

n

( b 称为光杠杆常数)

l

2B

将以上关系,

和金属丝截面积计算公式代入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可以得到

E

8FlB

D 2b n

(式中 B 既可以用米尺测量,

也可以用望远镜的视距丝和标尺间接测量;

后者的原理见附录。

 )

根据上式转换,

当金属丝受力 Fi 时, 对应标尺读数为

ni , 则有

8lB

ni

D 2bE Fi

n0

可见 F 和 n 成线性关系,

测量多组数据后,

线性回归得到其斜率,

即可计算出弹性模量

E。

.



用望远镜和标尺测量间距



B:

已知量:



分划板视距丝间距



p, 望远镜焦距



f 、转轴常数δ

用望远镜的一对视距丝读出标尺上的两个读数



N1、N2, 读数差为



N。

 在几何关系上忽略数量级差别大的量后,

可以得到

x



f



N , 又在仪器关系上,



有 x=2B,



则 B



1 f



N



, (



f



100 )。

p

2 p



p

由上可以得到平面镜到标尺的距离



B。

步骤与操作方法:

1. 组装、调整实验仪器

调整平面镜的安放位置和俯仰角度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调整望远镜的未知, 使其光轴与

平面镜的中心法线同高且使望远镜上方的照门、准星及平面镜位于同一直线上。

调节标尺, 使其处于竖直位置。

通过望远镜的照门和准星直接观察平面镜, 其中是否课件标尺的像来确定望远镜与平面镜的准

直关系, 以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调节望远镜, 使其能够看清十字叉丝和平面镜中所反射的标尺的像, 同时注意消除视差。

2. 测量

打开弹性模量拉伸仪, 在金属丝上加载拉力(通过显示屏读数)

当拉力达到 10.00kg 时, 记下望远镜中标尺的刻度值 n1, 然后以每次 1.00kg

据, 直到 25.00kg 止。

用钢尺单次测量钢丝上下夹头之间的距离得到钢丝长度 l 。

用卡尺测量或者直接获得光杠杆常数 b。

用望远镜的测距丝和标尺值, 结合公式计算出尺镜距离 B。

用螺旋测微器在不同位置测量钢丝直径 8 次(注意螺旋测微器的零点修正)



增加拉力并记录数

数据记录与处理:

以下是实验中测得的原始数据:

1. 钢丝的长度 L=401.2 mm

钢丝的直径

n

1

2

3

4

5

6

7

8

D(mm)

(其中螺旋测微器的零点漂移值

Δ=-0.01mm 已包含)

由望远镜测得的差丝读数N1=44.8mm N2=63.8mm

光杠杆常数(实验室给出) b=(±) mm

钢丝加载拉力 及对应的标尺刻度

n

1

2

3

4

5

6

7

8

m(kg)

ni (mm)

n

9

10

11

12

13

14

15

16

m(kg)

ni (mm)

未加载拉力时, 标尺读数为 n 0=53.4mm

结果与分析:

钢丝长度测量值的不确定度为

i=0.5mm,

钢丝长度为 l= ±0.5 mm

n

1

2

3

4

5

6

7

8

D(mm)

平均值 =

mm

Di -Davg=

( Di )^2=

Sum=

n=8

v=7

Sd_avg=

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

t =

Ua=*Sd

mm

Ub=

mm

UD=

修约后的

D

= mm

U

D 的最终值

D= ±

mm

尺镜距离 B

N1=

mm

N2=

mm

N =N2-N1=

mm

i=

mm

N的最终值 = ±

mm

1

f

mm

B

N =

2

p

B 的最终值

B=± mm

光杠杆常数 b= ± mm

将加载拉力数据和相应的标尺读数转化为

F 以 N 为单位, n i 以 m为单位,

得到如下

n

1

2

3

4

5

6

7

8

F(N)

ni (m)

n

9

10

11

12

13

14

15

16

F(N)

ni (m)

对上表数据进行 处理, 使用 MLS

Xavg =

Yavg =

n

1

2

3

4

5

6

7

8

Xi -X avg

xi ^2

xi *y i

n

9

10

11

12

13

14

15

16

Xi -X avg

xi ^2

xi *y i

SUM((xi -x avg)*y i )=

SUM((xi -x avg)^2)=

B=

*10 -5

A=

由以上数据可得:

ni 9.25665 * 10 5 Fi 0.0534 , 即 k=*10

-5

F 与 ni 的关系图及其二乘法线性回归如下图所示:

结合以上有关数据, 可以得到

E

8lB

8* 0.4012 * 0.95

1.9699968 * 1011 Pa

D 2 bk

* (0.000796) 2 * 0.084 * (9.25665 * 10-5 )

下面计算 E 的相关不确定度:

相关量的值及其不确定度如下:

D

UD

l

Ul

b

Ub

B

UB

又已知 UE

(UL )2

(UB)2

(2U D )2

(U b ) 2

E

L

B

D

b

代入相关已知数据,

可以得到

E

E

9

U =, 修约后为

U =3*10

得到 E 的最终结果为 E= ± *10 11Pa

讨论、建议与质疑:

1.

光杠杆的测量原理为以下两个性质的组合:

绝对光路可逆原理,

几何上的相似三角形性质。

利用光传播的直线性、

可逆性, 使人眼通过望远镜观测到的标尺读数

(长度) 与钢丝的型变量,

在几何上通过相似三角形的关系联系起来,

另外通过平面镜的反射性质,

又再次将型变量在

之前的基础上放大至两倍,

综上起到放大微小变化量的结果。

放大倍数与光杠杆常数

b, 尺

镜距离 B 有关(可以认为与这两者比例

B/b 成正比关系) 。

  当系统给定的光杠杆常数

b 固定时,

在可读数的范围内增加尺镜距离

B, 可以增大放大倍率从而提高尺镜法测量微小变化量的灵敏

度。

2.

在实验中测量一个物理量,需要综合考虑测量的方便程度和该物理量所需的精密程度。

在平衡

这两者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

因此在实验中,

不同的物理量是用不同的测量仪器来

测量的。

实验中测量误差最大的值为钢丝的长度,

因为钢尺量程不够,

是用两把钢尺重叠的

方法测量,

在读数时会造成钢尺位移;

另外该物理量仅测量一次,

都会造成产生较大的误差。

改进建议是是用较大量程的钢尺进行测量。

3.

本实验的操作过程并不复杂,

但是将微观尺度的化学键作用同宏观的金属丝形变联系起来,

现了物理学上用宏观体现微观性质的一种思想;

另外实验中所是用的光杠杆尺镜测量法也提供

了一种微小变量的较精确测量方法,

值得学习和借鉴。

实验中的感受是,

事先预习实验内容,

操作时细心、 稳当,

都是保证实验快速成功的条件。

4.

对本实验的改进是,

在加载力控制盒上加自动卸载的装置,

比如在内部注射器的活塞杆上套

弹簧, 当弹簧限位被解除时,

便可以自动将拉力卸载(类似于千斤顶的卸载开关)

, 这样能

够方便地将拉力卸载到较小的符合值,

而不用手动拉活塞杆。